卓纬资讯
当前位置:卓纬资讯 / 卓纬动态 / 正文
新书推荐 | 《律师调查令制度与实务操作指引》:揭示中国特色律师调查令创新制度的功能、构造和实务操作指引
日期:2023/7/4

《律师调查令制度与实务操作指引》是一本以扎实的研究为基础,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的律师调查令制度的专著。作者张燕博士,作为比较法学博士,她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律师调查令制度与证据开示制度、文书提出命令制度进行比较和借鉴基础上,凭借丰富的实务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读者呈现了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功能、构造和实务操作指引。



 

律师调查令制度是我国地方法院根据当事人及代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规定,探索发展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该制度是地方法院实践的产物,是在缺乏立法和司法解释顶层设计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虽然律师调查令在各地试行已逾20年,但具体的制度规范并不统一,理论基础模糊,操作也不规范。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制度作为实践的产物,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更加直接,其功能也更能体现现实的需求。从实践来看,申请律师调查令的频率远远高于申请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因此该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书考察该制度在各地的试行情况,并对该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该制度未来在我国法律中的定位及其立法和司法完善提供建议,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通过对地方法院试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深入研究了律师调查令制度的运作机制,并突出了它在当事人权益保护和案件审理质效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本书在对律师调查令制度基础理论进行探讨的同时,也对该制度目前面临的挑战和不足进行了客观分析,为地方法院完善律师调查令提供建议,为我国立法、司法解释提供一些参考,特别是可以为律师实务提供操作指引。


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全面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律师调查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功能定位以及现实意义,并获得实务操作指引。无论你是法律从业者、学者还是对司法改革和当事人及律师权利保障感兴趣的人士,这本专著都将为你提供深入而实用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附录了我国部分地方法院制定的律师调查令规范性文件,为实务界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指导。你可以借助这些规范性文件,更加高效地申请和适用律师调查令,提升工作效率。


本书是国内唯一一本系统研究律师调查令制度的书籍,也是唯一一本为实务从业人员提供操作指引的专著。如果你渴望了解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内涵和实践,那么《律师调查令制度研究》将是你不可或缺的法学指南。让我们一同探索中国特色制度的发展,推动司法公正的前进!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律师调查令的试行现状及现实困境


第一节 地方法院出台规范性文件的现状

一、各地出台试行律师调查令制度的情况

二、试行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内容

三、试行规范性文件的特点


第二节 地方法院试行律师调查令的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总体特点

三、试行效果


第三节 律师调查令试行的困境和现实需要

一、理论定位模糊

二、顶层设计欠缺

三、规范内容不一

四、缺少违反律师调查令的法律后果和制裁规范

五、律师调查令的试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四节 律师调查令的理论研究现状及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一、律师调查令研究的基本状况

二、律师调查令的研究问题和缺陷

三、律师调查令研究的深入及对实践需要的呼应


第二章 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证据裁判主义视野下的证据收集权保障

一、证据裁判主义视野下的证据收集权保障

二、证据收集权保障视野下的证据收集方式

三、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关于证据收集保障制度的欠缺


第二节 完善证据收集保障权的制度选择

一、完善证据收集制度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我国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评价

三、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评价

四、推行律师调查令的可行性

五、推行律师调查令的必然性


第三节 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功能、内涵与价值

一、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功能

二、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内涵及完善

三、律师调查令制度的特点

四、律师调查令制度的价值

五、完善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必要性


第三章 证据开示与律师调查令的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证据开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一、证据开示制度的产生背景

二、证据开示制度的形成及发展

三、美国对证据开示制度的改革

四、证据开示制度的产生及对律师调查令的启示


第二节 证据开示制度及对律师调查令的借鉴

一、证据开示的概念和内涵

二、证据开示范围

三、证据开示的程序和方法

四、证据开示的例外

五、证据开示制度功能对律师调查令的借鉴


第三节 结论:律师调查令实现证据开示制度的部分功能

一、英美法证据开示制度发展趋势对律师调查令的启示

二、英美法证据开示制度的功能借鉴

三、证据开示适用范围对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借鉴


第四章 文书提出命令与律师调查令的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文书提出命令制度

一、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概念及内涵

二、文书提出义务的法理基础——武器平等原则

三、文书提出义务

四、文书提出命令的制度发展


第二节 文书提出命令的主要内容及其借

一、文书提出命令的主要内容

二、文书提出义务的范围

三、文书提出命令的申请及文书特定义务

四、文书提出义务的主体

五、法院的审查程序

六、文书提出命令的秘密保护程序

七、违反文书提出命令的制裁


第三节 比较结论:对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借鉴

一、律师调查令的内涵与文书提出命令的比较

二、借鉴文书提出命令的理论基础

三、文书提出命令具体制度内容对律师调查令的借鉴


第五章 律师调查令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加强律师调查令制度的顶层设计

一、立法规定

二、修订《民事诉讼法》应规定的内容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规定

四、出台律师调查令司法解释


第二节 律师调查令的申请

一、申请主体

二、律师调查令的申请及证据特定义务

三、证据特定协助义务及其缓和

四、申请签发律师调查令的条件


第三节 律师调查令适用的诉讼阶段和范围

一、律师调查令的适用诉讼阶段

二、律师调查令调取证据的范围

三、律师调查令中的秘密保护


第四节 律师调查令的审查及签发

一、审查主体

二、律师调查令申请的审查程序

三、对律师调查令申请的裁决

四、律师调查令的文书格式和内容


第五节 违反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制裁

一、被调查人拒绝配合调查取证的制裁措施

二、律师调查令的滥用限制

三、对法院违反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处理


第六节 律师调查令调取证据的质证


第七节 律师调查令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建议

一、律师调查令的立法建议

二、律师调查令的司法解释建议

三、律师调查令的相关文书格式建议


第六章 律师调查令实务操作指引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中律师调查令的实务操作

一、立案阶段律师调查令实务操作指引

二、案件审理阶段律师调查令实务操作指引

三、执行阶段律师调查实务指引


第二节 仲裁程序中律师调查令实务操作

一、仲裁程序中律师调查令适用的必要性、可行性

二、仲裁程序中律师调查令的实务操作指引

分享至:
打印本文